深夜疾驰,救援刻不容缓
12月22日晚十点,应急局的商请电话打破了夜晚的宁静。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快反分队闻令而动,在初步了解警情后,调派15名绳索优秀消防骨干迅速集结,准备进行山岳救援行动。
救援人员将受伤驴友固定在担架。(钟佳俊 摄)
“快到了,加油,伤员就在前面!”伴随着微弱的灯光,黄连盂山顶上响彻着指战员互相鼓励的声音。那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,仿佛是黑暗中的希望灯塔,为被困的生命指引着方向。
消防救援人员利用绳索系统将受伤驴友救上悬崖。(钟佳俊 摄)
黄连盂,这座以秀美巍峨景色著称的山峰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闽西大地之上,吸引了无数爬山爱好者前来征服。站在山顶,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,脚下云海翻腾,“十里绝壁”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,让人心生豪迈之感。然而,美景之下却隐藏着无数未知风险,犹如隐藏在暗处的猛兽,随时可能向冒险者露出狰狞獠牙。12月22日,又有一名驴友被美丽的风景诱惑了,毅然踏上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,却不幸陷入困境。
消防救援人员披荆斩棘。(钟佳俊 摄)
消防救援人员将受伤驴友转移山下(钟佳俊 摄)
赶赴现场后,在地方救援队和当地向导的指引下,初步了解了驴友的进山地点和行进路线,被困人员处于黄连盂海拔1739米处,该路线处于未开发状态,山高林密,无路可走,加之深夜的笼罩,只能靠搜救小组一路披荆斩棘,救援难度超乎想象。中队长李水养立即进行任务分配,一组由他亲自带领前突小组5人,携带部分绳索装备和简易救援物资,沿着被困人员的踪迹,在崎岖的山坡上艰难前行。二组则在大队长姚茂林的带领下,10名消防员背负着给养物资和备用照明设备,紧跟其后。他们深知,时间就是生命,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给被困者带来更大的危险。
坚守希望,夜赴救援
23日凌晨3点,经过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,救援人员终于到达伤员所处的悬崖边上。此时消防员们早已疲惫不堪,但眼前情况却让他们无暇顾自身疲惫,救援现场能用来架设绳索支点的地方少之又少。中队长李水养凭借着丰富的救援经验,立即开始研判伤员和现场情况,决定在一处凸起石上架设锚点开展悬崖向下救援。尽管在训练场上,他们已经模拟过千余遍类似的场景,但真正的实战却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。伤员的伤势情况、现场复杂多变的环境、队友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等等,每一个因素都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极大地影响着救援效能。
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,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。经过接近一个小时的紧张救援,终于,那根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绳索缓缓上升,被困者被成功拉到了悬崖上。
披荆斩棘,生命接力
被困者在被救上悬崖后,情况十分危急。她的面色苍白如纸,身体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,显得虚弱无力。更糟糕的是,她的腿部受伤严重,伤口处鲜血淋漓,每一次轻微的移动都会让她痛苦不堪,眉头紧锁,面色痛苦。然而,尽管身处险境,她的眼神中却流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,以及对消防救援人员的深深感激。
在完成对伤员的初步固定后,消防员们开始了他们艰难的返程之旅。崎岖的山路、茂密的荆棘、湿滑的岩石,每一个障碍都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。然而,他们没有丝毫退缩,他们齐心协力,轮流抬着担架,小心翼翼地穿越这片危险地带。
途中,遇到了一处陡峭的山坡,几乎垂直的坡面让人望而生畏。但他们没有犹豫,相互配合,用绳索将担架缓缓下放。一名队员在前面紧紧拉住绳索,控制下降的速度,另一名队员则在后面紧紧护住担架,防止伤员滑落。他们的手臂因为用力而青筋暴起,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,但他们的眼神始终坚定地注视着前方。
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,他们终于走出了这片危险区域。此时,破晓的晨光洒在他们疲惫而又坚毅的脸上,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。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,将被困者安全地送到了救护车上。这一刻,所有的艰辛和困苦都仿佛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满足和自豪感。这是对他们专业精神的最好见证,也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救援事业的崇高与伟大。
来源:中国日报
本文关键词:户外安全、登山、徒步、救援、户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