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驴友”探险遇困付费:约束任性,促进多赢

fours2024-12-23
近期,5名“驴友”因不听劝阻前往未开发区域探险被困,当地组织救援力量搜救后,5人被要求依法承担2万元救援费。

近期,5名“驴友”因不听劝阻前往未开发区域探险被困,当地组织救援力量搜救后,5人被要求依法承担2万元救援费。据了解,这是江西首次对违规探险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的行为进行追责罚款。同时,该事件也引发热议:救援该不该收费?收费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? (12月22日 工人日报)

近年来,“驴友”探险遇困事件屡见不鲜,而救援费用由谁承担也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。让“驴友”在探险遇困后承担相应的救援费用,这不仅是对其自身任性行为的一种约束,更是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性和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,同时对于提高“驴友”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着深远意义。

从社会公平性的角度来看,“驴友”因个人的探险选择而陷入困境,动用大量的公共资源进行救援,这对其他公民而言是不公平的。公共资源本应服务于广大民众的公共利益与需求,当一部分人因自身的鲁莽与任性而过度占用,必然会影响到资源在其他领域和群体中的合理分配。例如在江西奉新县的事件中,5名“驴友”不听劝阻进入未开发山区,当地政府投入应急、消防、公安等上百人力量,历经18小时艰难救援。这些人力、物力和时间成本,如果用于其他紧急的公共事务或者服务于更多民众的民生项目,无疑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。“驴友”承担救援费用,是对公共资源损耗的一种补偿,体现了公平原则,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平等地享有公共资源,而不能由着少数人肆意挥霍。

在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,“驴友”承担救援费用能够形成一种倒逼机制。如果救援总是无偿的,可能会让一些“驴友”心存侥幸,对探险风险缺乏足够的敬畏。而当他们知道一旦遇困将面临高额救援费用时,就会在探险前更加谨慎地评估风险,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,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救援行动,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。一些景区,在实施有偿救援规定后,违规探险的人数明显下降,这表明经济成本的约束能够有效引导“驴友”规范自身行为,使公共资源能够被精准地投入到真正需要的紧急救援情境中。

对于“驴友”自身而言,承担救援费用更是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。许多“驴友”在探险时,往往忽视自身能力与野外环境的复杂性。当他们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救援费用时,才会真正意识到探险并非只是追求刺激与自由,更需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。承担费用的压力会促使“驴友”主动去学习野外生存技能、了解探险区域的风险状况,在出发前制定完善的计划并配备必要的装备,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,降低遇险的概率。

当然,在推行“驴友”承担救援费用的过程中,也要确保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与透明度。救援费用的收取标准应经过科学论证,依据救援实际成本、“驴友”的过错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,避免出现乱收费或收费过高的情况。同时,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探险活动的前期监管与宣传引导,让“驴友”在出发前就清楚违规探险的后果。

“驴友”探险遇困后承担救援费用是多赢之举。它在维护社会公平、保障公共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,也在不断提升“驴友”群体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,促使探险活动在规则与责任的框架内健康有序地开展,让探索自然的热情与理性相伴而行。(刘文存)来源:广西新闻网

本文关键词:驴友、救援、户外安全、公共资源

登山 户外 户外安全 救援
评论
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!